(1) 有一年冬天,天空灰蒙蒙的,外面还飘着小雪花,我和阿喜跑到村东头的姚家祠堂里玩耍。
(2) 我的老家是一个叫姚家祠堂的地方,村子不大。
(3) 整个童年和少年的时光,我没有走出过姚家祠堂,当然,最多的还是和阿喜在一起。
(4) 当年,生产队卖给老姚家和老刘家,屯里的两个相对大户人家。
(5) 领完礼品活动结束,我和俊杰哥商量着去姚家花园。
(6) 之后我们一路东行,过了姚家花园,又想去中原花木博览园看看。
(7) 村东头有一座祠堂,因为这家祠堂是姚氏宗族捐建的,故名姚家祠堂。
(8) 王同春少有大志,九岁时只身一人走西口,到口外西山咀姚家寨子为蒙古人放牧,十一岁时从甘肃人赵四头学习开渠灌田技术,尽得其妙。
(9) 姚家祠堂这样一个小村里,谁家院子里种几棵桃树,谁家屋后种几棵柿树,谁家的树上有几窝鸟巢,阿喜知道得最清楚,而且总是在果子尚未成熟前先尝个鲜。
(10) 许多年以后,我走出了我的姚家祠堂,走出了令我魂牵梦萦的故乡,和阿喜的接触逐渐少了起来,但无论我走多远,回乡后,总是忘不了要到阿喜家里坐坐,和阿喜一起回忆童年的趣事。